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文化产业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农民画,从产生到发展、繁盛已经有了50余年的历史。1955年,江苏邳县陈楼乡新胜一社农民张友荣为批评饲养员扣牛饲料,用锅灰水在墙上画了《老牛告状》的讽刺画,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了合作社党支部的高度肯定,从此拉开了农民画的创作大幕。第一个美术小组在张友荣等人的带领下成立,随后,全国众多地区包括陕西户县、河北束鹿、山东日照、上海金山、广东龙门等地先后成立了美术小组与培训班,并举行了大规模的画展,农民画的影响力逐渐壮大。就我国农民画的总体发展进程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以“”农村壁画和陕西户县农民画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农民画具有突出的政治宣传功能,与浓厚的时代特征捆绑。事实上,农民画的诞生正是意识形态宣传的结果。这一时期的农民为领导人和政治口号服务,内容多以夸张手法反映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农民热火朝天的干劲。画作中出现飞机撞玉米秆、农民攀爬稻米杆子的夸大场面;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全国近百个农民绘画群体出现,至1988年,全国有51个县因农民画创作成就显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这一时期的农民画在举办展览的同时开始市场化营销,但这种营销由地方的文化馆、画院主持,这些机构具有画家培训、画作展览以及画作销售等多重功能。同时,农民画脱离了完全为政治服务的身份,开始出现相对自由的创作。农民画家以地方的农民生活特色为灵感,以朴实淳厚的手法创作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90年代末至今,我国农民画产业发展稳定,龙头品牌凸显。但在商业经济的猛烈冲击下,产生了诸如原创萎缩、身份认知模糊、产业化不足等问题。从早期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期的融入经济生活,农民画从诞生到发展,都是时代性的体现。除了鲜明的时代特性,农民画还具有更重要的地方性。农民画姓“农”,与农村、农民息息相关。中国农民千百年来与所生所长的土地相绑定,户籍制度使他们较少流动,成为与土地联系最紧密的群体。较少的流动性也使各地农民形成独具特色的生产方式、习俗和文化性格,在地理环境的区隔下,他们始终保持着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偏离性。相应地,各地的农民画作为活态的农民心理与艺术形式,也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户县农民画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民俗绘画,与当地戏剧、舞蹈、民间社火、竹马、旱船、龙灯等丰富的民间文化形式有深厚渊源,民间风情强烈,乡土气息浓郁。早期的户县农民画是1958年“”的产物。在政府“边劳动边创作”号召的鼓励下,农民创作的积极性非常高。70年代,户县农民画在专业美术家的指导下,艺术风格界定在国画、年画等范围。其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勾画出户县独具魅力的自然田园风光;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注重色彩对比,以大红大绿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风格浪漫稚拙、浑厚质朴、气韵生动;粗狂里蕴含细腻,浓艳处微藏素雅。金山农民画诞生的契机是1974年户县农民画全国巡展至上海后,金山县文化馆下属美术组顺借东风,觅得当地十几位插队知青,操办出第一期农民画创作培训班。因集体培训和相对专业的画师而催生的金山农民画从诞生之初就与“农民与农村生活”较分离,缺乏一股地道的“土”气息。1977年,金山美术馆的吴彤章老师在中洪村物色能织善绣的农村妇女参加培训班,由此金山农民画的绘画主体发生较大变化,农民画叙事风格越益贴近当地农民的现实生活。它将印染、刺绣、木雕、剪纸、灶壁画等民间艺术融入绘画中,以旖旎的江南风光和本土农村生活为题材,以西方散点透视和中国散点都无法解释的夸张手法,形成了上海大都市语境下富有乡村气息的本土文化品牌。而龙门农民画则从1972年开始创作活动,其独特风格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演变、创新、发展。龙门农民画色彩缤纷,浓墨重彩,以节庆喜事、特色民俗、田间劳动为主要题材,深刻反映出当地“南蛮文化”的风采。户县、金山和龙门农民画在色彩运用、表现风格、绘画手法、内容呈现方面都有突出的地方特色。这种“地方性”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因素:地方农民的生活逻辑、地方其他艺术的叙事风格、地方农民的人文品格等。农民的生活逻辑是指基于地方的自然要素禀赋和区位特征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具体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性、生活场景等。农民画的绘画内容指向他们的生活逻辑,例如在金山农民画中展现的桃红柳绿、小桥流水景象不会出现在户县的绘作中;户县农民画中的打麦、割麦、压挂面等场景也同样不会出现在金山和龙门农民画中。这是由于各地农民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具有差异性的生活逻辑,并由此产生不同的绘画视角,造就各色的绘画内容。各地其他艺术的叙事风格也对农民画的地方性特征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绘画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首先,各地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常常成为农民画中的意象。户县农民画中以当地戏剧、舞蹈、竹马等民间艺术形式为叙事主体;而金山农民画则常含江南地区的剪纸、刺绣等艺术形象。各地丰富的艺术形式分别支撑着当地农民画的内容表达,形成鲜明的区域特色。其次,农民画也运用区域内其他艺术形式作为表达手法,例如金山画家将剪纸艺术与农民画结合,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同一区域内的艺术本就“同根生”,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相互影响,从而加深所谓的“地方性”。人文品格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群体的心理状态、人文素养及品格意志等。对农民画来说,农民的人文品格主要体现在画作的总体风格上。户县农民民风粗犷,因此画风多见豪迈;金山农民细腻婉转,画风柔美素雅居多。事实上,生活逻辑、艺术叙事风格和人文品格都与土地息息相关,不同土地上孕育出各异的文化生活因素,从而在多方面影响农民画的创作,并使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地方色彩的农民画因此成为支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农民画的发展现状与现实困境

农民画的地方性暗合地方文化产业对区域特色的要求,全国众多农民画乡在加强画院建设、支持画作展览、促进产品营销方面日益取得成功,逐步形成龙头品牌凸显,多点齐头并进的局面,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现实问题。以户县、金山和龙门而言,三地的农民画产业化程度已初具规模。户县自199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农民画)”后,影响力日益提升,目前已有1200余件作品在国内外获奖,600余件被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收藏,9000余件在美、英、法、德、日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数万件被国际友人和国外博物馆收藏。[3]众多高质量的作品成为户县农民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基石。2010年北京拍卖市场中曾有户县农民画被拍出逾75000元的价格,2011年末,另一幅户县农民画以底价15倍的价格成交,[4]足见户县农民画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2007年,金山农民画被列入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志。在4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里,金山农民画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尤其在衍生品的开发中成就明显。金山农民画衍生品产品的开发于2006年开始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如今已开发出贺卡、丝巾、挂毯、交通卡、钥匙圈等百余种衍生品类型。创意产品的销售已经占到金山画院包括画作在内的销售总额的2/3。[5]龙门农民画同样逐渐深入市场,但它无论在产业化、市场化速度还是创造的产值上都尚不及户县和金山。2009年,龙门农民画产值逾1000万元,而早在前两年,户县农民画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金山农民画产业产值更是高达5亿元。[4]各地农民画乡都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农民画的产业化发展,一方面用经济语言重新阐释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使其焕发全新的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却也使农民画遭遇由时代变迁和商业逻辑带来的双重困惑。艺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农民画作为不同区域的艺术形式,是时代性和地方性的双重体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技术与商业逻辑逐渐渗透进这一朴实的农村叙事系统,农民画碰到了如下的问题:

(一)地方性特征萎缩

地方性是农民画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形式的核心。地方性特征萎缩源于科技冲击、商业诱惑。农民画在诞生之初是农民亲自创作的作品,但随着复制技术的发展,“丝网版画”印刷等技术成为农民画产业中的日常生产方式。复制技术下的作品千篇一律,降低了农民画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产生的吸引力,同时也极大地压抑了农民画家的创作积极性。此外,任何文化产品在面对市场时,都会遭遇到文化性和经济性的冲突。画面欢愉、色彩缤纷的农民画更受市场的欢迎,一些以描绘古典悲剧小说、色彩较灰暗的作品则受到市场冷落。事实上,在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掌握着农民画叙事系统的话语权。不少农民画家为迎合市场需求,创作出色彩鲜艳、更具装饰性的画作,或依据时代的发展热点,如世博、奥运会等,作相关主题创作。从早期的政治宣传到如今的商业运作,农民画逐渐脱离田间地头,成为与各地农民生活不相关的产品。

(二)农民画身份迷失

农民画究竟是“农民画的画”还是“有关农民的画”,恐怕还没有定论。前一种阐释是主体指向,后者则为内容指向。就主体而言,时间的流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许多农民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创作队伍中的画家有的经商、有的打工,有的转型成为知识分子,缺乏农民画诞生之初农民身上的质朴情感。就内容而言,农民画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艺术形式,始终带有农民记录生活、自娱自乐的性质,焕发农村生活内在的生命力。产业开发的口号下,为商业而创作“有关农民的画”将生命力指向外在的消费需求,农民画逐渐脱离当地群众的审美趣味,沦为单纯的创收工具。

(三)产业化程度不足

从地方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尽管户县、金山与龙门都将农民画与地方观光产业结合,但农民画对当地其他产业形态的促进与带动作用仍不明显。提及农民画时,游客只能联想到上述三个地方的地名,而非当地的众多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产业化程度的不足使农民画无法真正以文化产品的形式既融入当地群众生活,又助推地方的经济发展。对于各地农民画产业而言,加大产业化开发并同时保持地方特色是时展中的新课题。

三、农民画的产业开发与特色留存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1.1文化产业当前竞争力系统

一个地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是对过去的积累,是该区域产业发展状况的具体表现。可以反映某地区域文化产业当前竞争力,可以体现包括该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和文化产业资源条件两个方面的指标。产业规模方面本文主要选取5个指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X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X2)、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占地区第三产业人口比重(X3)[2]、固定资产投资中文化产业固定资产的比重(X4)、旅游外汇收入占GDP的比重(X5)。制约产业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初期的生产基础、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由此,本文选取3个指标来度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每万人人口拥有文化事业机构的数量(X6),受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X7),运输、通信、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在第三产业产值中的比重(X8)。本文按照不同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分类,将各级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权数加权求和,再除以总人数,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公式为: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大学本科以上文化人口×15+高中文化人口×11+中专及初中文化人口×8+小学文化人口×5)/总人口。

1.2文化产业未来竞争力系统

一个地区产业的长远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产业自身的成长能力和市场潜力。由于欠缺有关文化产业方面政府拨款的统计数据,本文用政府财政预(决)算中教育经费支出(X9)这一指标来反映地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水平。文化产业成长的市场潜力与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密切相关,也体现在产业发展的自身动力上。相关的指标可以选择: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在总消费中的比重(X10)、居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X11)、文化产业发展系数(X12)。在这里,文化产业发展系数=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地区生产总值发展速度。

2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指标,本文采用甘肃省十四个地州市2012年数据利用SPSS软件来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各类指标数据分别来源于《甘肃省发展年鉴》《甘肃省教育年鉴》以及甘肃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中心的相关统计数据。

2.1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简化众多的指标变量是因子分析法的最大优势。这一方法可以筛选处理重复的信息,根据由方差贡献率大小来决定各综合因子的权重而不是主观赋值,使得评价结果唯一,且更为客观合理。方差越大的变量越重要,越具有较大的权重,说明该因子对研究产生的结果越重要;相反,方差越小的变量所对应的权重也就越小,重要性越低。设有N个样本,P个指标,数据资料阵为:X=(x1,x2,…,xp),其中,xj=x1jx2j…xnj()T,j=1,2,…,p,因子分析就是将p个观测指标综合为m(m<p)个新的综合指标,即:X1=a11F1+a12F2+…+a1mFm+ξ1X2=a21F1+a22F2+…+a2mFm+ξ2……Xp=ap1F1+ap2F2+…+apmFm+ξp上述也可表示为:X=AF+ξ,其中矩阵A=(aij)称为因子载荷阵。也就是因子分析法中要找出的公因子。式中的ξ为X的特殊因子,在实际中往往忽略不计。先观察所得到的因子在哪些变量上的载荷大,在哪些变量上载荷小,然后对于载荷大的变量描述其本身的内容以反映因子的含义。本文所采用的因子分析法是在综合简化原来提出的所有变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合成几个既能充分反映原来的变量所反映的信息,又能使少数变量之间互不相关的综合型变量(即指标)。通过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提取主因子成分,并明确解释各主要因子的经济意义,以此来解释影响甘肃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各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另外,为了消除指标间的量纲、数量级或数据变化的差异带来的影响,需要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一般按下式进行:X''''ij=Xij-X珔jSj.其中,Xij代表原始数据,珔Xj代表原始数据均值,Sj代表标准差,X''''ij代表标准化后的数据。这一步由SPSS软件完成。

2.2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

常用的测度因子分析模型有效性的两个统计指标是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如表2所示)。KMO值反映样本的充足度,一般介于0到1之间。KMO值小于0.5,说明样本过小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越接近于1说明越适宜进行因子分析。这里的KMO值为0.690,大于0.5。同时,Bartlett指标用于检验相关矩阵是不是单位矩阵(原假设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如果是则不适合因子分析。这里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3,与原假设相逆,证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综上所述,通过以上两项统计指标的检验表明本文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3因子分析的结果

由于指标较多,为了消除评估指标的多重共线性,避免因赋予主观权重而使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受到影响,本文中提取的公因子数目按照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或等于85%的原则确定。经测算后本文得到的5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765%,表示这5个主因子解释了原来所有变量绝大部分的信息。其中,第一主因子F1在X10(文化产品市场需求),X11(消费能力)和X12(产业增长动力)上有较大载荷,这些指标体现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因此可以命名为潜力因子;代表发展资源条件的X7(人力资本)和X8(基础设施)在第二主因子F2上有较高载荷,可以称为资源因子;代表产业发展现状的X1、X2(生产规模)和X4(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主因子F3上有较高载荷,可以称为规模因子;第四个主因子F4在X6(文化产品资源)和X9(政府扶持力度)上的载荷较大,而这两个指标代表的是政府兴建成立的文化事业单位的数量以及政府财政支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因子称为支持因子;最后一个主因子F5在X5(旅游外汇收入)上的载荷最大,称为旅游因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X12(文化产业发展系数)在5个主因子中的载荷都比较高,说明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是影响地区现有产业水平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

2.4各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依据因子分析模型及计算方法,利用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将5个公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甘肃十四个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的综合得分ZF并进行排序(表4,表5),其计算公式为:ZF=41.4%F1+23.4%F2+14%F3+12.5%F4+8.7%F

2.5甘肃十四个地州市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从甘肃十四个地州市文化产业各因子综合得分来看(表5),兰州市文化产业竞争力遥遥领先,其次庆阳市竞争力排名第二,甘南藏族自治州综合排名为14名,倒数第一。从表中同样可以注意到,除兰州、庆阳、酒泉、平凉四地之外,其余各地文化产业竞争力因子综合得分均为负数,说明其文化产业竞争力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总体竞争力较弱,竞争力要素优势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再从决定综合得分高低的各个主因子具体得分及排序来看,甘肃省十四个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各不相同。在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方面,兰州市排名第一。作为省会城市,居民相对较好的收入水平和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4]。资源因子方面,酒泉、平凉、天水排名前三。应该是得益于其绝对优势的文化事业机构和图书馆(博物馆)数量,电视电台节目产出量以及莫高窟、月牙泉、崆峒、麦积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风景区在旅游产业方面的推动贡献。而排名第四位的庆阳市,由于得天独厚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加之中国香包刺绣之乡、道情皮影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等一系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设,在文化产业资源优势上也非常突出[5]。规模因子方面,兰州市因为经济总量的绝对优势而占据第一,酒泉和白银分别排在第二、三两位。分析其原因应该在于:第一,酒泉市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以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敦煌文化创意产业园、酒泉酒文化博览园、玉酒泉文化产业园、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要的投资金额较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地区文化产业规模的扩大。第二,白银市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基本形成了涵盖文化旅游、歌舞娱乐、艺术展演、网络服务、动漫游艺、音像制品、图书报刊、印刷复印、艺术培训、古玩字画、广告传媒等业态的文化产业体系框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6]。支持因子方面,定西、庆阳在兰州之后排在第二、第三位。从统计数据来看,定西、庆阳两地三年来政府财政支出中文化教育经费支出增速明显。从两地近年来的文化产业支持政策来看,也反映出政府在政策引导,经费扶持方面有较大作为。除前面所述,庆阳地区政策支持建立各种产业示范基地以外,定西则专门建立每年500万元的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制定出台了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土地、融资、财税等政策,动员各级力量,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这些措施推动了文化产业各项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化推进的轨道。最后,旅游因子方面,受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的影响,酒泉、平凉、天水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区资源和历史文物资源居于前列。但从各指标的载荷影响来看,基础设施资源条件对这一因子的影响也比较大。嘉峪关虽然在旅游自然禀赋上并不居于前列,但其在交通、餐饮、商贸零售方面的较好优势仍然助推其在这一因子上排名第一。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各项因子的排名上均处于较后位置。两地在旅游因子的得分上略为靠前,说明此两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优势还是在于旅游业方面。然而文化产业资源中人力资本与基础设施的落后,加之财政支持力度较低,是直接导致两地排名最后的主要原因。

3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文化产业是在一定资源基础上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创意、优势集聚、民俗展示、改造创新形成的业态,良好的历史文化禀赋往往给予特定地域发展文化产业以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异常丰富,“晋善晋美”是极为准确的概括。自然风光、人文积淀、红色文化、艺术表现、民俗风情等为山西发展多种形态的农村文化产业模式提供了极为雄厚的发展基础。1.特色鲜明、品格各异的自然风光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选择。南北东西差异性的自然风貌使三晋成为我国北方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境。北国雁朔风光的壮阔,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远,黄土高原沟壑的纵横,黄河壶口奔腾的气势,加之山西北部夏季气候的凉爽、便利的交通都使山西具备了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的条件。2.积淀深厚、极富魅力的人文传统提供了认知三晋文明的广阔课堂。华夏发源的历史踪迹、内陆农耕文明的开拓业绩、遍布全省的宗教寺庙及其文化、不同时代产生深刻影响的各方面杰出人物、晋商文化的诚信进取精神、南北各地各具神韵的非遗制作等,都是华夏文明在三晋凿刻的历史痕迹,乡村常态生活中亦处处散发出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魅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独特空间是认知华夏文明绝好的课堂。3.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提供了感知我党发展历史的生动讲堂。一百多年反压迫求解放的艰辛历程中,三晋儿女英勇不屈,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非凡业绩,武乡、左权、黄崖洞等红色遗址是最好的见证;建国以来三晋儿女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大寨、西沟、右玉等创业之地仍历历在目。4.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宽阔大舞台。山西的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孝义皮影戏、祁太秧歌、绛州鼓乐等闻名全国,享誉海外;各类民间舞蹈、鼓舞、秧歌舞、狮子舞、高跷、旱船、背棍、铁棍和抬阁等极具审美价值;民间绘画、剪纸、面塑、砖雕、木雕、造像等艺术表现传神。观赏岁月中留存的这些瑰宝,定能帮助人们深化对中华文化神韵的理解。5.淳朴厚重、魅力无穷的民俗风情提供了休闲娱乐、回归传统的温馨空间。三晋民间故事笑话、传说典故、交往礼俗、婚俗节庆、食俗居俗等生动展示出千百年间民众劳作生息、繁衍发展的图景,徜徉其间品味咀嚼,其淳朴厚重的内涵令人感喟。总之,潜心挖掘资源禀赋的丰富矿藏,用足用好其文化内涵,发展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视野就会充分打开,境界起点就可不断提高,思路办法也会愈益丰富。

二、在推进相关要素深度融合中促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

(一)在深度挖掘多元融合中强化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魅力当今时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刻板地享受一种文化消费,而是将旅游等文化产业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体验,从中更多希望获得的是独特的精神感知和满足。适应这种需求,国务院2014年3月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国务院2014年8月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在某种业态中融汇多种相关元素,在向人们提供一种服务时满足其多方面需求,同时获取更丰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譬如,央视在山西忻州农村拍摄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后,村民把当地生产的小米装在刻有“喜耕田小米”的葫芦里去销售,葫芦有“福”、“禄”的美好寓意,刻上“喜耕田小米”,植入文化附加值,简单的农产品就增值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农村文化产业许多门类的发展都可以通过挖掘文化附加值提升其社会效益,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一个乡村休闲景点,如果只简单陈设供游客观赏的风物,人们往往会因其缺乏更多内容而较快离去。但如能增加演艺项目,游人为看演出就要住下,因此就产生了住宿、餐饮、消费、购物需求,与相关旅游要素的融合就延展了乡村休闲的产业链,经济效益也就随之增加了。

(二)推进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产业,其最终受益主体都是农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文化产业会因此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经济价值。对农村文化产业产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追求,也要求我们从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的角度,一体化推进两者协调发展。山西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高起点谋划、整体性开发是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明智之举。如山西享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誉的皇城相府在开发中秉持了“综合创新,集成创新”的理念,融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一手做足做好皇城相府的文章,恢弘的古典官宦建筑、重现历史盛况的开城仪式《迎圣驾》、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会都展示了皇城相府厚重的文化内涵;一手打造融合多种产业要素的综合开发,现代气派的大型文化演出,体验现代田园风光、采摘品尝新鲜瓜果的相府生态园丰富了景点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文化品位。皇城相府由此荣获“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仅2014年春节假期,景区就接待游客5.5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10.24万元。成功的范例还有临汾古县,其特色文化不仅催生了各类乡村文化产品,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全县有5000余名妇女从事手工布艺制作,成立了“锦织”土织布、“红梅”布艺、“俏姑娘”编织等协会,仅“春媳妇”土布鞋协会就有200余名妇女联手从事土布鞋制作,其产品销往北京、广州、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城市,2011年手工艺品的营业额达到200万元。

(三)拓展农村文化产业相关要素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极高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推动农村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会带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必将促进其文化价值理念向相关产业渗透,推动相关产业升级。1.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山西各地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融合发展的成效,从实践角度证实了这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路径。政策性激励、地方社会民间的合力作用使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闻喜花馍、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广灵染色剪纸、洪洞走亲习俗、清徐徐沟背铁棍、老陈醋酿制技艺等非遗保护通过生产性开发得以传承,众多农民也因此得到了就业机会。2.推进文化展示与深度参与体验文化的融合发展。处于现代生活紧张节奏中的人们,常希望通过乡村风光与乡野生活的感受暂时缓解疲惫的身心,乡村生活因此成为许多城里人复返自然、回归既往、寄托情感的难以抗拒的诱惑。以传统物件、食物、场景,传统制作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氛围,使其通过乡村旅游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就成为了拓展空间,深化产业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如山西孝义贾家庄村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展示的犁、耧、耙、碌碡、纺车、风箱、水车等传统农具让游客触摸到了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中农民的生产劳作,感受到与现代生活的强烈反差,其心灵感受自然是城里人难得体验、久久难忘的。3.推进文化展示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如前所述,消费者享受文化产品往往希望得到更具内涵的多方面感受,尤其是体现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风貌的精心制作,往往更能给农村文化产业锦上添花。山西在这方面不乏范例。号称“民俗文化三绝”的孝义皮影、木偶、碗碗腔的展演,让众多游客流连;折子戏中变脸、甩发、喷火、舞长绸、梢子功、翎子功等高难度特技也让观众叫绝,精心打造融合地方历史文化的艺术精品,乡村文化产业亦能成为人们尽情享受的民俗文化盛宴。4.推进休闲观光旅游与耕作农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搭建亲身体验的平台,改变游人单纯旁观者的身份,使人们通过劳作“过程”形成更丰富的感受,找寻更多样的乐趣亦是增强农村文化产业内涵、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方式。以采摘这种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常见项目而言,如果不是让游人直接采摘成熟的果实,而是将土地租给他们,由农民指导其种植,使其亲身体会从种到收的过程,最终品尝亲身劳作的成果,就既能满足城里人尝试感受新奇的心理,得到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体验,又能通过出租土地、辅导管理增加农民收入,传统的种植农业与文化产业的对接由此就衍生出一个新的业态———体验感受式产业。这已经是发达国家和国内许多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成功推行的办法了。综上所述,密切跟踪消费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先导,不断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各要素的深度融合,农村文化产业的层次才能不断提升。

三、发挥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一)以市场导向引领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将更加旺盛,农村文化产业迎来了全盛发展的大好机遇期。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市场正逐步从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追求品质的集约式发展转型。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消费早已超越了简单吃吃、简单逛逛、简单玩玩的阶段,变得更注重品位、更追求多样、更具有个性,要求有更高的文化内涵,农村文化产业也远不是搞些“农家乐”、“采摘节”就能吸引来城市人了。在这一时代趋势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动向,研究和有效追踪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内容与供给方式,通过增加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提升文化内涵,以文化底蕴吸引游客。

(二)有效发挥政府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发展中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其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税收、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2014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国务院又《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基层各级政府引领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准确把握党和国家这些政策法规的实质为先导,在引导、服务、监管中大力宣传这些主张;其次,各级政府组织要针对各地历史文化资源条件,针对各地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的整体布局,针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适时制定出台引导、支持、鼓励其产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再次,基层政府组织在实践中要经常关注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困难,通过积极的政策帮扶、有效的资金注入、优惠的贷款贴息、必要的项目补助和必要的人才培养保护,为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排忧解难,为其持续迈向产业高端不断注入活力。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作为广西南宁市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唐人文化园已发展成为知名的文化休闲胜地,其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时代机遇和区位条件。(1)政府支持——政策条件。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少数自然聚集型和地产开发商自主开发型文化产业园外,多数文化产业园仍然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园区,其建成与发展一定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推动。“在园区成立之初,西乡塘区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领导多次进行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积极推进三个厂的兼并改制,并站在文化战略的高度指导企业重新定位,勾勒唐人文化园的雏形,承接即将搬迁的南宁古玩城带来的产业转移,逐步推动文化园区的建设进程”。[2]可见南宁市以及南宁市西乡塘区等相关政府部门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城区改造——时代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区的发展规划中,逐渐出现一些在时代改革中渐趋沉寂的旧厂房和工业区,它们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拆掉又需大量人力、物力,但城市空间越来越狭小的事实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其对城市的作用,进而做好规划和改造。据相关报道,许多地区的旧厂房至今质量良好,各级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对其的开发利用。唐人文化园就是南宁西乡塘区按照“突出一个亮点(旧城改造)”的工作思路,由南宁市最大最老的仓库之一改造建成的。(3)唐山路——区位条件。园区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唐山西路36号。一方面,西乡塘是南宁的科教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教育储备资源——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另一方面,唐山路作为南宁“古玩一条街”的旧址,为唐人文化园的修建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知名度。再者,园区利用文化为踏板,重新修葺后的园区在保留部分老厂区原貌的基础上注入了新鲜血液,既为城市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发展问题分析

唐人文化园的修建借鉴融合了北京798艺术区、潘家园旧货市场、三里屯等我国知名艺术园区的特色和设计理念,但在“移植”文化产业园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排异”反应,这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索唐人文化园的发展之道。(1)文化氛围失衡。文化产业园只有保持了园区内经济氛围和文化氛围的大体平衡,才能在此基础上实行以文化为依托的新型经济模式。经笔者实地走访发现,唐人文化园仅有少量文化公司和文化商店入驻其中,售卖古董玉器的小商店则占多数,外加园内空地的小商贩和地摊,使其看起来更像一个大的跳蚤市场而非文化园。总的来说,园区内的商业氛围明显偏重,文化氛围和商业氛围比例并不协调,这就可能带给来者园区文化品位略低的感受。(2)孵化功能不足。案例证明,成功的文化园区皆具有强大的文化孵化功能。例如,迪士尼乐园,其强大的孵化的功能就带动了当地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唐人文化园内多数店铺销售的是玉器、瓷器和茶具等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产品,而不是由思维转换成的文化创意产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大都是传统的制造业和销售业。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旅游、餐饮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但不利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孵化。孵化功能的不足会导致其价值链的缩短和持续发展动力的匮乏。(3)品牌效益缺乏。“可持续成长的创意产业集群依靠输出品牌和符号促进自主发展,而非大量生产或加工创意产品”。[3]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品牌乘数,迪士尼主题公园则是依靠迪士尼集团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文化公园。唐人文化园承接了古玩城搬迁带来的产业转移,主打以传统文化为主、休闲文化为辅的品牌形象。园区内多售卖玉器、瓷器等古玩商品的店铺,虽说其间不乏规范的商家,但商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大大降低了其信誉度和影响力,致使人们难以形成“感受传统文化到唐人文化园”的观念,更不用说品牌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了。

3结语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1)技术的私有性,难以形成共享的财富。长期以来,技术作为民族民间艺人的谋生手段,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而标准是要平民化,使其有公开性,这对矛盾的存在,制订标准就有了人为的障碍。既使有制订标准的计划,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2)畲族文化产业不发达。在发达国家,企业是制定、修订标准的主体,我国标准化管理部门也倡导此项原则,但我县畲族文化企业少,规模小,虽需要标准,但没有太多的精力、财力从事标准化工作,很难成为畲族文化行业标准化工作的主体。(3)人才缺乏,制约标准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畲族文化传统技艺被简单作为一门技术来对待,忽视了系统教育和高层次教育,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畲族文化标准化建设缺乏有系统研究的,能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高层次人才,加之标准化人才的缺乏,都成了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发展的瓶颈。

二、景宁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应该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共同参与的关系问题。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同时也是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因此要特别强调“政府主导”的原则。(2)应该把握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工作,既具有一般标准化工作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推动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要将标准化工作的普遍原则与特色文化行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将学习标准化建设较好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我县县情相结合。(3)澄清一个误解。特色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畲族文化艺术的灵魂是它的个性,怎么能够制定标准呢?”,这是一个十分明显但又根深蒂固的误解。

三、景宁畲族文化产业标准化建设急需开展的工作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府)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统计,实践课程平均学分数为25,总学分平均数为168,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仅为15%②,缺乏经济管理学科那种比较悠久和成熟的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和机制,导致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可能学非所用、学用脱节,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出现一方面产业界对能够打通文化与产业界限的人才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教育界培养的文化产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相应的对口工作,以至于有人调侃说: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似乎没有得到证明③。应该说,文化产业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如果缺乏实践领域的呼应、检验、互动,很难体现出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科的交叉性,不仅强调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之间的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对文化的产业性和产业的文化性的整体认识;重视学科的创新性,在回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重视学科的应用性,在学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假设新问题,预期新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的确还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四)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从目前对文化产业需求的调查、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国际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借鉴来看,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自己的一些学科规律。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科共性与专业个性、学科普遍性与学校特色的结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共同基础之上,不同的学校根据资源、需求和整合条件,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对于包含领域广泛、涉及行业众多的文化产业来说,人才培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部分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如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都充分结合了该校师资、教学优势以及人才培养传统,设立了影视管理、舞台策划、戏剧管理、会展策划、音乐管理等有特色的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上,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第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的交叉性,真正完成多学科的融合。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不能仅仅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开设一系列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去研究文化产业的课程,使各学科真正在交叉中融合《。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市场学》、《文化产业国际贸易》这些基本课程,要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殊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去理解文化产业,同时也需要学生从文化特性的角度去看到文化产业。第三,在培养体系上,形成通才与专才、高端人才和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如果说文化创意人才主要仍然需要由传统的文学、艺术相关学科培养,文化技术人才主要还是由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培养,那么文化产业学科则主要是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包含两个不同层次。一是通用性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公共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版权经济管理、文化法规政策、国际文化贸易等等方向。二是文化产业各分支领域的专门人才,如制片管理、美术品经营、演艺经纪、会展策划、影院管理、剧场管理等等。前者可以考虑培养硕士、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文化产业的高级策划管理者,甚至还可以培养少量的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博士研究生;后者则以本科、高职为主,主要培养职业化的专门人才,并与文化行业的直接需求密切结合。第四,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从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以及文化产业对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需求来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市场学、创意学、统计与调查、财务管理等等。此外,文化产业价值评估、整合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国际文化贸易、新媒体传播、创新与创业、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工作坊等等也都应该是重要的课程选项。而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专业定位,还应该开设一些特色的、指向性的案例课程和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在办学思路上,重视文化产业学科的本土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背景。5000年以上的悠久文化传统、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意识形态惯性等等,都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特点: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培养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区域市场,同时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包括地方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这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人才培养带来某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差异性,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7篇

民俗文化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与主流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弘扬民俗文化有助于打造“文化青岛”品牌,努力推动文化青岛建设。青岛市在同类城市中,有着显著的文化积累优势。其中有许多关系到民俗文化的事项和物象。省级文保单位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始建于1467年,集天后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全市以其为代表的各类民俗博物馆近10处,以丰富的民俗收藏品展示多彩的民俗事项,再现昨日的生产生活景象;另有韩家民俗村、崂山文化民俗村等多处民俗村,开展各种民俗体验活动。民俗展示场所整合提炼了旧时民众生产生活的精粹,也能用现代文化科技手段予以表现,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怀旧思绪,适应了青少年人的追索体验,富有乡土文化特色。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市北区的萝卜会、元宵山会、海云庵糖球会,即墨市的周戈庄上网节,崂山区的沙子口庙会,李沧区的玄阳观庙会等都各显魅力,热闹非凡,令人目不暇接。樱花会是青岛春季的视觉盛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人海花海,民俗盛状,美好民俗与和谐时光共荣。民俗文化折射历史精华与社会文脉,是历史文化名城精神品格与生命活力的镜鉴和佐证。对文化青岛建设的主流文化来说,民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渊源和必要的辅助。城市记忆是城市的象征与灵魂,它既代表着城市的过去,又预示着城市的未来,重视民俗文化是培育城市个性,塑造城市文化的关键内容。城市记忆是城市现代文化的根,民俗文化则是根的重要内容。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与血脉,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与品性。立足中国传统根基,利用本土文化因子,梳理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参与和推动。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是形成城市文化优势的重要源泉。一个城市的文化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先决条件是对那些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集聚、整合和利用,引领文化振兴和文化创新。让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时代人文之光,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亮点文化。

二、韩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启示

从世界经济强国的发展轨迹看,文化资源将是继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这四大资源之后,保障经济持续运行的重要资源之一。依托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产业,已超过传统制造业,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当前国际上创意产业正风起云涌,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本国的支柱性产业。近几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青岛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富含文化内涵,对应了文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必然包括城市特有的民俗文化;文化产业释放了城市进步的文化潜能,势必弘扬城市的优良民风。文化产业发展应以中国本土文化为基点,这也是青岛提出的发展思路“国际标准、世界眼光,本土优势”的生动诠释。青岛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自己文化的传统,坚持自己的性格特征,发挥好民俗文化的营养剂和助长剂的作用。韩国对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视对青岛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韩国文化当局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建设各类民俗文化村。坐落在首尔京畿道龙仁市器兴邑甫罗里的韩国民俗村,占地72万平方米,是一座有282栋建筑物及设施的“国际级野外博物馆”。70年代,韩国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里运动”,依靠历史传统推动现代化发展,利用各类民俗村传播五彩纷呈的文化。在韩国人看来,没有什么比鲜活的历史文化事像更能成为城市的标记,更能获得民众的历史认同进而成为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韩国的民俗文化,除了乡校、官府、石头爷爷像、石碾子、城址和碑石等物质文化遗产,民谣、民俗游戏、乡土食俗、民间工艺、民族方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韩国官方为了保护这类民俗村,在房地产高额利润面前不为所动,立法规定这些文化遗产既不能随便改造,亦不能随意拆迁。城邑民俗文化村里几百户村民可以到外地买房居住,但一定要保证每户草屋有原居民居住,像往常一样生活,民俗村不能成“空壳”,只让游客参观。居住在民俗村的村民除免税外,还能获得政府的每月补贴。1998年,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略,创建了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促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实施了诸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惠民政策。而其民俗文化,最具体、最生动地反映了韩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对韩国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民俗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适应文化领域的全面竞争,民俗文化大有可为。通过提供多样化、亲民性的文化产品,民俗文化能够在青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在文化产业核心层,民俗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产业自强自大以地方民间素材为基础的文艺形式,如茂腔、柳腔、秧歌舞、扛阁、高跷、花辊,以及莱西木偶戏、胶州八角鼓等,仍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创新中的传承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崂山、大泽山、琅琊台、田横岛等地方民间故事的挖掘和整理,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徐福东渡、法显海归等民俗遗存为弘扬海洋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上述资源为基础,通过文艺创作、民俗项目竞技比赛等形式,有助于推动青岛文化产业的发展,展现胶澳风采、齐鲁气派以至东方魅力。

(二)在文化产业层,民俗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角利用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推出新兴节会,构建节庆产业链条,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健康亲民的新兴良俗文化节庆大有市场,如大泽山葡萄节、崂山茶文化节、崂山祈农大典、“海誓山盟”婚庆节和财神节(农历七月二十二)。崂山、黄岛、大沽河和大泽山等地的民俗具有很大的旅游产业价值,深入开拓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最美乡村、最有魅力村落的相继认定,充满“乡愁”“乡乐”的民俗休闲体验场所的不断出现,满足了民众对民俗文化消费的向往。比如,登瀛民俗风情园环境优雅,景色旖旎,曾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游客可以在其中观徐福胜景,探崂山之美,学民俗文化,获得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在文化产业相关层,民俗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民俗文化读物的印刷出版市场潜力很大,大有可为。新老民俗体育健身活动,如横渡汇泉湾、螳螂拳、孙膑拳等,壮大了体育健身产业,促进了健康游艺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生命质量。在郊区,黄岛西部山区、即墨雄崖所沿海、大沽河流经区域等,都在经营着新兴文化旅游业。在市区,中山路风情街、小鲍岛民俗街展现着城市发展的轨迹。这些民俗资源为其他文化产业如影视、动漫、游戏、工艺、出版、印刷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创的素材,为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四、文化产业视域下发展民俗文化的建议

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8篇

吉林省强力推进旅游产业要素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促使全省旅游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全省高星级酒店数量明显增加,其中5星级达到14家,4星级达到40家,仅长白山地区就新增5星级标准酒店6家,达到了10家”[4],使到长白山旅游的人数大幅度攀升。在旅游项目开发方面,全省开工建设旅游大项目307个,其中新建项目109个,续建项目198个,已完成投资78亿元,呈现出投资大、数量多、标准高的特征。在旅游交通方面,2012年新增长春至合肥、长沙、贵阳、福州等近20条航线,使吉林省航线总数达到近90条,通航城市达至54个。铁路方面,增开了与省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扩大了吉林省旅游客源市场。在旅游商品方面,目前吉林省有开发、生产、销售旅游商品的企业近600家。依托长白山自然资源形成的传统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制品,依托农业大省、生态大省开发的绿色生态保健食品、饮品,依托黑土地文化、冰雪文化、汽车文化的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二、吉林省旅游文化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业链的构成存在薄弱环节旅游产业链的构成包括旅行社、交通部门、餐饮、酒店、景区景点、旅游商店、旅游车船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旅游核心企业,如果其中某一企业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是旅游产业链得以运行的根本动力,吉林省的一些重要景区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如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遗址遗迹需要加以修缮和细心维护;一些旅游景点标识不全、路标不清晰;有些旅游景区的停车场和购物中心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吉林省中小型的旅行社居多,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和缺乏质量保证等问题;通往一些偏远郊区的旅游景点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娱乐设施不完善、项目单一。毫无疑问,这些薄弱环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吉林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二)旅游产品整体实力较弱,文化内涵不够突出目前,吉林省已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但这些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内容单调,存有雷同和模仿的现象,缺少综合性较强的旅游产品。如具有纪念性和教育性的红色旅游产品,所展现给游客的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和机械化的文物陈列,产品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缺乏长久竞争力。

(三)产业链条中的各企业缺乏协同配合意识吉林省旅游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各企业间缺乏协同配合意识。企业在经营中通常以自我为核心,在竞争客源时只想着自己获得利益,忽视甚至会损害到产业链整体的利益。如有的旅行社为了获得客源,进行低价销售,在服务上却偷工减料。另外,有的景区和旅行社之间缺少协作行为,在门票方面对旅行社并没有优惠,造成旅行社在向游客推荐景区时可能有意忽略此处,而以其他景区代之。吉林省大部分景区将门票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产业链条就出现了“孤环”的现象,不利于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四)对外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国际、国内市场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强,这与宣传力度不够有重要关联。大部分的宣传活动只是简单地将信息传递出去,缺少与游客间的双向沟通和互动,不能及时了解游客的看法和意见,也就不能及时弥补宣传活动的不足。另外,在吉林省旅游宣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广大群众,缺乏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未能以宣传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旅游宣传工作中。

三、吉林省旅游文化产业链发展对策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业链的整体质量。首先,要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下工夫,使水、陆、空三种交通方式畅通无阻。要加快和完善旅游城市(村镇)连接A级以上重要景区的旅游公路建设,特别是长白山景区的环线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还需加强与旅游景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停车场规范化,旅游标识标准化,供水、供电、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系统化。其次,要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要兼顾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大力发展经济型酒店以及具有突出特点的度假型旅店,如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特色旅店。旅行社建设方面,要重点加强对中小型旅行社的管理,推动其向专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对旅行社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最后,要提升娱乐和购物环节的服务质量,在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建设诚信优质的旅游商品销售场所和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娱乐设施,努力形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应整合生态文化、渔猎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冰雪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电影文化等七大文化产业链,使其为旅游文化产业所用。这七大文化产业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长白山、向海、莫莫格湿地生态区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查干湖冬捕为主要代表的渔猎文化;以吉剧、东北二人转和朝鲜族歌舞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以北大湖滑雪场、净月潭滑雪场和莲花山滑雪场为代表的冰雪文化;以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四平战役纪念馆和“四保临江”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世界文化遗产集安市高句丽古迹、四平市叶赫那拉古城和农安县辽金古塔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中国最大的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为主要代表的电影文化。在对这些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的同时,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围绕产品进行整合。应以加快打造长白山旅游为核心,以沿线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整合七大文化的优势产品,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也可将省内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连点成线,通过强强联合增强整体吸引力。

(三)优化企业间的协作行为,提升产业链的整体实力吉林省旅游行业各企业之间缺乏协同配合意识,存有恶性竞争现象,产业链的整体实力不强,难以应对更高层次的竞争,优化产业链上各企业间的协作行为势在必行。景区景点是旅游产业链的链核,景点门票价格的高低决定着游客的数量。因此,各景区不能只将收入局限在门票方面,应适当降低门票价格。还可以同本地区的旅行社和其他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通过联合宣传和促销降低各自的成本,达到互利双赢的目的。另外,各企业要有“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的意识,通过网络渠道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融合发展。